close

歡迎來到氣的世界

共鳴就是氣的溝通

 良好共鳴的「氣」,健康過活的人生 

  為什麼我會不自覺地去追求「氣」或是「身體」呢?因為我會在某個瞬間實際感受到人與人、人與動物、人與植物,甚至是人與物品之間的些許連結性、連續性與滲透性。我認為這種相互共鳴的作用,是萬物「存在」的根本,並且將這種共鳴作用或是相互影響的概念稱作「氣」。

  人類若是無法感受到與存在於周遭的人或物之間的連結性,就無法健康地下去。此外,即便是無精打采的人,一旦體驗與其他人的共鳴,就會充滿活力。換句話說,所謂「沒有元氣」,指的是與周遭世界的連結狀況不佳;「活力十足」指的則是與周遭世界的連結狀況良好。

  人與人之間連結的頻道一旦被開啟後,其顯現的功效將超越「獨自一人時」。問題是,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處於與他人順利連結、活力十足的狀態呢?因為人類似乎具有強烈慾望,企圖斷絕與他人之間的共鳴關係,而且這樣的慾望也創建出社會性的構造;此外,每個人的「慾望」迥然不同,阻礙共鳴的方式也有所差異。更糟的是,社會現況和每個人的「慾望」連手蠱惑人們孤立。

  結果,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該如何才能活得好呢?只要意識到存在於人類的行動、言語或是交談當中「共鳴」以及「氣」的作用,彼此應該都能變得更加愉悅,世界也會變得比較和平吧!

 

 真實的自己 

  剛出生時沒有好孩子與壞孩子的分別,沒有任何的偏見,也沒有任何信仰,甚至也沒有自我意識。他們只是如實接納這個世界,沒有任何慾望,也就是他們與世界完全共鳴。

  成年人則無法以「真實的自己」的姿態存活下去。所謂的自己,主要建立在與周遭的人群關係中。即便是「真實的自己」也具備應該被稱為身體個性的部分。因為就是在完全相同的環境中成長,也會因為感受性的差異造成自我形成的方式不盡相同。這就如同穿著的服裝,有適合與不適合穿著前往的場所。

  出生之後被賦予的「自己」,不見得一定適合自己。同一個孩子在被稱讚「真是個率真的小孩」的環境中成長,與被責備「真是個任性的小孩」的環境中成長,結果只會造成孩童對於「自我認知」的思考方式出現差異。

  如果可行,順應「真實的自己」生活,便能夠元氣十足,只不過「真實的自己」會因價值觀而有所差異。在成長或是老化的變化當中看起來也會有所不同。「真實的自己」也會因為與人的關係而看起來有所不同。這當中存在著不太容易掌握的語言或是價值觀的環節,只能藉由身體去體會,受到各種評價或是價值觀包覆後而變得無法窺視到的「真實的自己」。

 

 人與人之間氣的溝通 

  藉由經驗我漸漸了解,特別是沒有語言能力的孩童(不強烈主張自我,或是自我意識淡薄),像是患有「(腦部)障礙的孩童或是幼兒,都具備氣的溝通能力=共鳴力。最初我誤以為是我自己本身具有這樣的能力,事實上,是這些孩童引導我進入氣的世界。在那之前,為了維持強勢的自我,導致氣的溝通一直被自己阻礙。由於社會人士具備(或是非具備不可)言語上的溝通能力,因此常未察覺氣的溝通。事實上,所有人都在潛意識中進行氣的溝通,只不過當我們強烈想提出自己的主張、企圖支配他人時,氣的溝通力量會減弱;自己的主觀色調比較淡薄時,氣的溝通力則會增強。

  由於共鳴的力量肉眼無法看到,因此,具備共鳴力量的人常被忽略並誤解為無法產生共鳴的人,不僅如此,關於這個層面也不會獲得任何評價。換個方式來看,具備這種能力的人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他人活力,不過,他們不但難以獲得任何優良評價,甚至還常常遭人無意識拒絕。

  相反的,「看似能夠與人溝通」或是「有強烈自我主張」的人,雖然具有存在感並且相當醒目,不過由於共鳴力量微弱,因此容易製造出緊張共事的關係。

 

 障礙與共鳴 

  不管是誰,腦部都有「障礙」。所謂的「才能」,也是一種「障礙」,只有在社會層面上被認定是有用的技巧才會被稱為「才能」。從一般動物的角度,人類的語言能力也是一種「腦部障礙」,只不過這是全人類共通的「障礙」,因而被視為「能力」。由於這個「能力」,造成人類與世界共鳴的方式,也就是氣的溝通變得不完整。取而代之的是人類將世界對象化,擁有了語言以及透過語言理解的「能力」。

  宗教上的「修行」、祈禱或是冥想,都是為了回歸與世界共鳴,音樂、藝術活動、舞蹈、運動都企圖達成這個目標,只不過,「才能」越完備越不容易達成。表現能力越強,共鳴能力越是受到抑制;共鳴能力越強,越不容易表現。但是,優異的表現背後存在著強大的共鳴能力,它能突破表現的框架,流露於表現者與觀賞者或是傾聽者之間。

 

本文摘錄自

《氣的共鳴:按照「身體慣性」自在生活,調和自己與人,與空間,與世界的種種關係》/片山洋次郎著

/采實文化出版

氣的共鳴-立體書封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