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「微妙運動」
(身體的微妙搖晃帶來身心舒暢。)
配合呼吸節奏
微妙再微妙地搖晃身體
藉此舒緩僵硬的身體部位
僵硬獲得舒緩後
該部位會產生溫熱感
心情獲得放鬆
感到神清氣爽
該感受相當重要
事後再舒暢地睡上一覺
透過深層睡眠消除疲勞
身體自然就會感到活力充沛
【解說】什麼是微妙運動?
不管是身體靜止不動,或是大幅活動時,過程中都會做出微妙而取得姿勢平衡的動作。隨著人體處於不同狀況,心靈也會隨之放鬆,或是緊繃。於此同時,身體也會跟著改變自身狀態,藉此保持身心安定。
如果原本維持平衡的微妙動作失去柔軟度,並變得遲鈍,動作本身就會轉為僵硬,且容易感到身體疲勞,呼吸也變得短淺。結果導致淺眠,且身心疲勞不易改善,進而陷入負面循環。
腰部是讓動作得以維持身體微妙平衡的重點所在。只要進行微妙運動,讓每節腰椎微妙活動,就可以使其恢復平衡而自在的動作。如果人體是一具機械,微妙運動就是在為這具機械上油。
首先,誠如字面所述,微妙運動的第一個重點在於動作要微妙,且越小越好。相反的,若是動作使用的重要部位不順暢,即便試圖讓動作變小,也無法做到,動作總是會變得過大。
第二個重點則是動作要配合呼吸,這也是書中介紹所有動作的重點所在。身體會在呼與吸(吐氣與吸氣)、吸與吐(吸氣與吐氣)之間獲得放鬆。
普遍而言,人們在放鬆狀態,身體在吐氣時較容易獲得放鬆;但若是身體過於疲勞、緊繃時,則反而容易在吐氣時過於用力,以致身體變得更為僵硬。此時可以拉長吐氣長度(相當於正常時的兩倍),如此一來在吸氣時會更為放鬆,吐氣時的動作亦然。各位不應該配合動作進行呼吸,而是要隨著呼吸,自然而然地做出動作為佳。接下來介紹五種微妙運動,焦點都落在相對應的腰椎(第一至五節),是一種稍微搖晃腰椎的動作。當相對應的腰椎得以柔軟活動,微妙運動的波動也會傳達至與其相連結的骨盆、脊椎(胸椎、頸椎)。
微妙運動可讓呼吸自然變得順暢而綿長、和緩;於此同時,綿長的呼吸也能夠使身體進一步地放鬆,進入正面循環。
實際應用篇
微妙運動一(第一腰椎)
【症狀】
•腦充血、頭痛、眼睛疲勞
•異位性皮膚炎、花粉症等過敏傾向
【症狀】
• 不易入睡者、易作夢,淺眠者、睡覺時雙手想要呈現「高於頭部」姿勢者
【效果】
•舒緩頸部至頭部的緊繃
•使腰部的第一腰椎恢復彈性
動作說明
【圖A】
- 仰躺,膝蓋立起(屈膝)。
- 邊吐氣,邊讓內縮的腰部恢復原狀。
【圖B】
- 隨著呼吸,讓腰部動作越變越小,越來越微妙,最後讓內縮幅度小於一公分(呼吸時以鼻子吸氣與吐氣)。
- 感覺背部變得溫熱,腳部(特別是膝蓋以下)稍顯涼爽。
【圖C】
- 仰躺,以腳踝(阿基里斯腱)為中心放一塊厚度與坐墊差不多的緩衝物,維持腳尖稍微上揚的狀態(只要這樣做就可以讓緊繃的頸部獲得舒緩)。
- 感覺腳部(特別是膝蓋以下)稍顯溫熱。